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製造業價值鏈問題



製造商一般著重在其核心製造業務上, 產品的行銷以及通路的配置是委由其他合作廠商進行, 但此衍生出的問題是: 製造商所生產出之產品種類多, 但能為終端零點上架者卻少之又少; 而某些消費者需要的正是這些未上架銷售, 但符合其需求之商品. 這種情況造成產業價值鏈上的瓶頸.
以作者而言, 當初在購買NoteBook時, 發現市面上的零售點或量販店, 皆無法找到適合需求的型號, 最後直接到該品牌廠商之電子商務網站上才找到需要的型號, 但接踵而至的問題是, 此一型號在台灣並沒有銷售, 即便該廠商願意出貨, 但後續的維修服務卻付諸闕如. 以上圖而言, 建議製造商應考慮長尾理論中那些非常態分佈的客戶群, 而線上電子商務+全球性出貨+全球維修窗口, 可讓製造商的產出有更多的銷售管道, 而終端消費者亦有完整的管道可以購得所需之產品, 甚至製造商的產業供應鏈夠完整, 可以在電子商務網站上接受客戶大量客製化的訂單.

配送與資訊系統

物流配送資訊系統



  1. 運輸配送計劃傳統的作法,是耗費大量的人力及時間,依據客戶訂單需求時間及配送地點進行人工排程。

    1. 缺點:

      • 耗時耗力
      • 人為的判斷難免有不週延之處

    2. 啟用資訊系統進行相關作業之輔助

      • 優點:

        • 降低因人腦判斷之不精確性
        • 可以隨時監控及修正整個實際配送作業之流程。
        • 借由資訊系統收集這些相關之配送資訊後,可以將這些數據進行統計,提供相關配送作業之績效管理報表,作為後續調整實體配送的參考資訊。
           

運輸計劃e化



  1. 第三方物流或運輸公司,每日皆會有一定之配送作業,安排配送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找出最短之配送路徑、符合客戶之需求時間、多個配送點及多個服務目的地等。
  2. 目前已有多種之演算法可以在使用者輸入各種參數(如:配送時間、配送距離、客戶優先權等),透過系統模擬,以最短路徑法(Shortest Route Method)找出最符合效益之配送路徑。

    1. 圖表和尺規技術:可以透過統計圖表、製圖技術和表格比對等資訊系統提供簡單之各種配送建議。
    2. 模擬模型:包括輸入限制條件、成本結構等因素,透過各種之電腦模擬,產生不同之配送建議計畫。

  3. 啟發式模型/專家系統
    若在配送過程中,因臨時之需求,需要更改配送路徑,同樣可以透過這類運輸計畫輔助系統找出修正後之最佳配送路徑,並即時通知司機進行變更。
     

 


運輸e化輔助工具



以系統模擬最佳配送路徑,但在模擬過程中,需要告訴系統整個即將進行模擬之各據點間的實際情況,包括是否有直線距離,點與點間之距離為何等,目前有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資訊系統,可提供全球或指定區域之等比例縮小地圖,方便配送模擬系統依據地理資訊找出最適合之配送路徑。



 


無線資訊設備之應用



  1. 在配送過程中,最令監控單位感到困擾的是無法即時掌握所有在進行配送物流作業之人員及物流設備之動向,在無法得知作業人員目前的所在位置下,往往會讓運輸作業在遇到有路況等問題,無法即時通知作業人員。
  2. GPS、 GPRS等硬體無線設備的出現解決了這個令人困擾的問題,透過這類無線設備,配送監控人員可以在辦公室內遠端遙控所有正在進行配送物流作業人員的實際位置,一旦有異常狀況發生,可以即時了解有多少的配送路徑會被影響,結合GIS以及配送模擬系統,立即重新找出新的配送路徑,並通知現場作業人員進行改道,如此可以降低實際的運輸費用。
     

 


配送即時監控系統/貨物追蹤系統



  1.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之是目前已臻成熟之資訊應用系統。
  2. 目前利用「車機」(Car-PC)搭配政府在交通方面之政策,逐步在台灣各地(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架構相關之硬體設備,結合GPS/GPRS系統,即時監控全國路況中心之現況。
  3. 借由此種即時性之路況資訊,提供物流業者在規劃路運作業時之最佳動線,並能同步即時監控該運輸中之載具、貨物現況,提供及時性之貨物及貨櫃現況予貨運業者主管,以便能監控整個實體物流作業績效。

 


配送到貨通知



配送(含宅配)最讓送貨人及收貨人困擾的,莫過於雙方無法面對面進行簽收點交之作業。透過物流配送資訊系統,可以讓系統依據配送計畫自動計算出每一個配送點可能到達之時間,並透過E-Mail、電話通知、或手機簡訊通知收貨人,即使配送過程中因故無法在預定時間內到達,亦可由總部再次發送相關通知訊息予收貨人,避免因收貨人因無法得知正確的收貨時間,而導致低落的客戶滿意度。
 



 


其他資訊系統之應用



  1. 物流作業異常後續之追蹤

    • 在配送之內容物中,若屬於危險物品,則一個具記錄派送路線、派送地點之物流資訊系統則至為重要。因危機物品之配送需考量在運輸過程中所可能發生之各種意外,若事先能先透過資訊系統結合GIS,可以事先規劃運送路徑,迴避交通要道或人群眾多之路線,避免因交通或其他不可知之運輸作業意外,導致引起無法彌補之過失。
    • 資訊系統需記錄該運輸車輛所曾經過之路線及地點,一旦在運送過程發現有危害物品遺失或發生掉落等意外,皆可立即透過記錄在物流資訊系統中之相關配送路徑資訊,迅速找出可能需要回溯處理之地點,以便可以立即採取後續之補救或處理措施。

  2. 配送點之收貨確認

    • 在以往各負責配送之司機在將貨物配送到指定地點後,會將交貨單交予收貨人簽章後再收回,以證明有完成該處之物品配送。但透過紙本的確認,常可能會發生遺失、破損、甚至可能被人竊收。為解決上述這些可能發生的問題,可以配發每一位送貨人員一部PDA,該PDA會記錄該配送司機所有需要配送之目的地,並可讓收貨之客戶在PDA上進行電子簽名,更嚴謹的,會在PDA中記錄有哪些人允許收取這些物品(尤其是危險品或高價值之物品),一旦簽名者不在允許接收之清單中,配送人員可以立即取回該批物品,避免後續可能發生之糾紛。
    • 此外,由於配送一定是面交的方式,可在同時借資訊設備及系統收集客戶對配送服務的各項滿意度(送貨及時性、配送人員態度等),也避免客戶滿意度遭受人為的篡改貨偽造。

 


配送績效之管理



  1. 配送對於收貨人而言,是否有效率,決定在收貨人認定該配送活動是否符合期望。
  2. 對提供配送方來說,最重要的KPI就是是否能準時將貨物配送到客戶手上->這就成為該配送服務提供公司是否能被市場所接受的重要指標。
  3. 配送即時監控系統,可以提供歷次配送的歷史資訊,告訴績效評估人員,在每一次的配送中,到底有多少case是準時被送到正確的收貨人身上。透過這些數字,以及柏拉圖手法,找出在配送過程中,到底有哪些因子造成配送績效低落,進而影響市場對該配送公司的接受度。
  4. 如何衡量,可以透過「顧客」角度及「管理者」角度來評估。

    1. 配送績效之管理-以顧客角度

      • 「送貨及時性」、「貨品正確性及完整性」、「配送人員態度」為三個最重要之指標。

        • 「送貨及時性」:每一位收貨人皆期待的,擁有越高效能之配送,客戶可以越快收到所需之貨品。
        • 「貨品正確性及完整性」:即使配送公司可以及時將貨品交到客戶手上,但內容物錯誤,甚至交貨時,發現貨品缺失損壞,都不算是一個成功的配送。
        • 「配送人員態度」:若配送人員認為自己只要把貨品送到客戶手上即可,而忽略該有的服務態度,則亦會讓客戶對該配送單位有負面之觀感,甚至進而要求未來更換新的配送公司。

    2. 配送績效之管理-以運輸管理者角度

      • 「整體配送成本」、「配送正確率/完整率」、「客戶滿意度/客訴率」為幾個重要的衡量指標。

        • 「整體配送成本」:包括配送人員的成本、配送運輸工具的作業成本、配送過程因配送貨品損壞率所需之賠償等,配送公司無法降低這些必須之作業成本,即使可以很快速將貨品送到客戶手上,但配送公司並未因此而得到任何的營利,反而可能有營運虧損發生,此種情況就是這類評估指標低落的主因。
        • 「配送正確率/完整率」:要將正確的貨品安全無誤地送到正確的收貨人手上,否則,單是退貨成本,就可以讓運輸公司增加營運成本,也可能因此流失既有之客源。
        • 「客戶滿意度/客訴率」:不一定可以很正確地被收集,但卻是一個影響配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若客戶的滿意度持續低落或客訴率居高不下,配送公司管理階層應詳細檢討,在配送的各個環節,包括配送及時性、配送正確性、配送完整性、配送服務度等,到底是哪些因素無法符合貨主或客戶的需求,並進行改進,否則,不但原先之貨主會解除雙方之合作關係,同時,因服務品質不佳,將更影響業務之拓展。

配送與資訊系統

物流配送資訊系統

  1. 運輸配送計劃傳統的作法,是耗費大量的人力及時間,依據客戶訂單需求時間及配送地點進行人工排程。
    1. 缺點:
      • 耗時耗力
      • 人為的判斷難免有不週延之處
    2. 啟用資訊系統進行相關作業之輔助
      • 優點:
        • 降低因人腦判斷之不精確性
        • 可以隨時監控及修正整個實際配送作業之流程。
        • 借由資訊系統收集這些相關之配送資訊後,可以將這些數據進行統計,提供相關配送作業之績效管理報表,作為後續調整實體配送的參考資訊。

運輸計劃e化

  1. 第三方物流或運輸公司,每日皆會有一定之配送作業,安排配送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找出最短之配送路徑、符合客戶之需求時間、多個配送點及多個服務目的地等。
  2. 目前已有多種之演算法可以在使用者輸入各種參數(如:配送時間、配送距離、客戶優先權等),透過系統模擬,以最短路徑法(Shortest Route Method)找出最符合效益之配送路徑。
    1. 圖表和尺規技術:可以透過統計圖表、製圖技術和表格比對等資訊系統提供簡單之各種配送建議。
    2. 模擬模型:包括輸入限制條件、成本結構等因素,透過各種之電腦模擬,產生不同之配送建議計畫。
  3. 啟發式模型/專家系統
    若在配送過程中,因臨時之需求,需要更改配送路徑,同樣可以透過這類運輸計畫輔助系統找出修正後之最佳配送路徑,並即時通知司機進行變更。

運輸e化輔助工具

以系統模擬最佳配送路徑,但在模擬過程中,需要告訴系統整個即將進行模擬之各據點間的實際情況,包括是否有直線距離,點與點間之距離為何等,目前有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資訊系統,可提供全球或指定區域之等比例縮小地圖,方便配送模擬系統依據地理資訊找出最適合之配送路徑。

無線資訊設備之應用

  1. 在配送過程中,最令監控單位感到困擾的是無法即時掌握所有在進行配送物流作業之人員及物流設備之動向,在無法得知作業人員目前的所在位置下,往往會讓運輸作業在遇到有路況等問題,無法即時通知作業人員。
  2. GPS、 GPRS等硬體無線設備的出現解決了這個令人困擾的問題,透過這類無線設備,配送監控人員可以在辦公室內遠端遙控所有正在進行配送物流作業人員的實際位置,一旦有異常狀況發生,可以即時了解有多少的配送路徑會被影響,結合GIS以及配送模擬系統,立即重新找出新的配送路徑,並通知現場作業人員進行改道,如此可以降低實際的運輸費用。

配送即時監控系統/貨物追蹤系統

  1.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之是目前已臻成熟之資訊應用系統。
  2. 目前利用「車機」(Car-PC)搭配政府在交通方面之政策,逐步在台灣各地(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架構相關之硬體設備,結合GPS/GPRS系統,即時監控全國路況中心之現況。
  3. 借由此種即時性之路況資訊,提供物流業者在規劃路運作業時之最佳動線,並能同步即時監控該運輸中之載具、貨物現況,提供及時性之貨物及貨櫃現況予貨運業者主管,以便能監控整個實體物流作業績效。

配送到貨通知

配送(含宅配)最讓送貨人及收貨人困擾的,莫過於雙方無法面對面進行簽收點交之作業。透過物流配送資訊系統,可以讓系統依據配送計畫自動計算出每一個配送點可能到達之時間,並透過E-Mail、電話通知、或手機簡訊通知收貨人,即使配送過程中因故無法在預定時間內到達,亦可由總部再次發送相關通知訊息予收貨人,避免因收貨人因無法得知正確的收貨時間,而導致低落的客戶滿意度。

其他資訊系統之應用

  1. 物流作業異常後續之追蹤
    • 在配送之內容物中,若屬於危險物品,則一個具記錄派送路線、派送地點之物流資訊系統則至為重要。因危機物品之配送需考量在運輸過程中所可能發生之各種意外,若事先能先透過資訊系統結合GIS,可以事先規劃運送路徑,迴避交通要道或人群眾多之路線,避免因交通或其他不可知之運輸作業意外,導致引起無法彌補之過失。
    • 資訊系統需記錄該運輸車輛所曾經過之路線及地點,一旦在運送過程發現有危害物品遺失或發生掉落等意外,皆可立即透過記錄在物流資訊系統中之相關配送路徑資訊,迅速找出可能需要回溯處理之地點,以便可以立即採取後續之補救或處理措施。
  2. 配送點之收貨確認
    • 在以往各負責配送之司機在將貨物配送到指定地點後,會將交貨單交予收貨人簽章後再收回,以證明有完成該處之物品配送。但透過紙本的確認,常可能會發生遺失、破損、甚至可能被人竊收。為解決上述這些可能發生的問題,可以配發每一位送貨人員一部PDA,該PDA會記錄該配送司機所有需要配送之目的地,並可讓收貨之客戶在PDA上進行電子簽名,更嚴謹的,會在PDA中記錄有哪些人允許收取這些物品(尤其是危險品或高價值之物品),一旦簽名者不在允許接收之清單中,配送人員可以立即取回該批物品,避免後續可能發生之糾紛。
    • 此外,由於配送一定是面交的方式,可在同時借資訊設備及系統收集客戶對配送服務的各項滿意度(送貨及時性、配送人員態度等),也避免客戶滿意度遭受人為的篡改貨偽造。

配送績效之管理

  1. 配送對於收貨人而言,是否有效率,決定在收貨人認定該配送活動是否符合期望。
  2. 對提供配送方來說,最重要的KPI就是是否能準時將貨物配送到客戶手上->這就成為該配送服務提供公司是否能被市場所接受的重要指標。
  3. 配送即時監控系統,可以提供歷次配送的歷史資訊,告訴績效評估人員,在每一次的配送中,到底有多少case是準時被送到正確的收貨人身上。透過這些數字,以及柏拉圖手法,找出在配送過程中,到底有哪些因子造成配送績效低落,進而影響市場對該配送公司的接受度。
  4. 如何衡量,可以透過「顧客」角度及「管理者」角度來評估。
    1. 配送績效之管理-以顧客角度
      • 「送貨及時性」、「貨品正確性及完整性」、「配送人員態度」為三個最重要之指標。
        • 「送貨及時性」:每一位收貨人皆期待的,擁有越高效能之配送,客戶可以越快收到所需之貨品。
        • 「貨品正確性及完整性」:即使配送公司可以及時將貨品交到客戶手上,但內容物錯誤,甚至交貨時,發現貨品缺失損壞,都不算是一個成功的配送。
        • 「配送人員態度」:若配送人員認為自己只要把貨品送到客戶手上即可,而忽略該有的服務態度,則亦會讓客戶對該配送單位有負面之觀感,甚至進而要求未來更換新的配送公司。
    2. 配送績效之管理-以運輸管理者角度
      • 「整體配送成本」、「配送正確率/完整率」、「客戶滿意度/客訴率」為幾個重要的衡量指標。
        • 「整體配送成本」:包括配送人員的成本、配送運輸工具的作業成本、配送過程因配送貨品損壞率所需之賠償等,配送公司無法降低這些必須之作業成本,即使可以很快速將貨品送到客戶手上,但配送公司並未因此而得到任何的營利,反而可能有營運虧損發生,此種情況就是這類評估指標低落的主因。
        • 「配送正確率/完整率」:要將正確的貨品安全無誤地送到正確的收貨人手上,否則,單是退貨成本,就可以讓運輸公司增加營運成本,也可能因此流失既有之客源。
        • 「客戶滿意度/客訴率」:不一定可以很正確地被收集,但卻是一個影響配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若客戶的滿意度持續低落或客訴率居高不下,配送公司管理階層應詳細檢討,在配送的各個環節,包括配送及時性、配送正確性、配送完整性、配送服務度等,到底是哪些因素無法符合貨主或客戶的需求,並進行改進,否則,不但原先之貨主會解除雙方之合作關係,同時,因服務品質不佳,將更影響業務之拓展。

逆向物流作業架構圖


製造業實施JIT之切入點


JIT: Just In Time:
  1. 客戶需要的成品,僅需要耗費必要的生產時間,即可馬上供給客戶。
  2. 生產製造流程中,有需要的部分再到前一站點去領取。
  3. 絕不堆積不必要之物料/半成品/成品庫存。
  4. 亦即所有資源的移動皆是由需求(Demand)驅動,由需求端向供應端【Pull】。故如果是由供應端Push給需求端之運作模式,則不列入JIT。
  5. 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能實施JIT. 產品供應市場需求:路邊賣吃的小販,透過已經準備的半成品庫存,立刻組裝成成本售予客戶è成品銷售JIT(其生產所使用之物料卻非JIT,因為你不可能一邊作飯,一邊請農民立即生產所需之稻米給你)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配送與資訊系統

物流配送資訊系統



  1. 運輸配送計劃傳統的作法,是耗費大量的人力及時間,依據客戶訂單需求時間及配送地點進行人工排程。

    1. 缺點:

      • 耗時耗力
      • 人為的判斷難免有不週延之處

    2. 啟用資訊系統進行相關作業之輔助

      • 優點:

        • 降低因人腦判斷之不精確性
        • 可以隨時監控及修正整個實際配送作業之流程。
        • 借由資訊系統收集這些相關之配送資訊後,可以將這些數據進行統計,提供相關配送作業之績效管理報表,作為後續調整實體配送的參考資訊。
           

運輸計劃e化



  1. 第三方物流或運輸公司,每日皆會有一定之配送作業,安排配送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找出最短之配送路徑、符合客戶之需求時間、多個配送點及多個服務目的地等。
  2. 目前已有多種之演算法可以在使用者輸入各種參數(如:配送時間、配送距離、客戶優先權等),透過系統模擬,以最短路徑法(Shortest Route Method)找出最符合效益之配送路徑。

    1. 圖表和尺規技術:可以透過統計圖表、製圖技術和表格比對等資訊系統提供簡單之各種配送建議。
    2. 模擬模型:包括輸入限制條件、成本結構等因素,透過各種之電腦模擬,產生不同之配送建議計畫。

  3. 啟發式模型/專家系統
    若在配送過程中,因臨時之需求,需要更改配送路徑,同樣可以透過這類運輸計畫輔助系統找出修正後之最佳配送路徑,並即時通知司機進行變更。
     

 


運輸e化輔助工具



以系統模擬最佳配送路徑,但在模擬過程中,需要告訴系統整個即將進行模擬之各據點間的實際情況,包括是否有直線距離,點與點間之距離為何等,目前有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資訊系統,可提供全球或指定區域之等比例縮小地圖,方便配送模擬系統依據地理資訊找出最適合之配送路徑。



 


無線資訊設備之應用



  1. 在配送過程中,最令監控單位感到困擾的是無法即時掌握所有在進行配送物流作業之人員及物流設備之動向,在無法得知作業人員目前的所在位置下,往往會讓運輸作業在遇到有路況等問題,無法即時通知作業人員。
  2. GPS、 GPRS等硬體無線設備的出現解決了這個令人困擾的問題,透過這類無線設備,配送監控人員可以在辦公室內遠端遙控所有正在進行配送物流作業人員的實際位置,一旦有異常狀況發生,可以即時了解有多少的配送路徑會被影響,結合GIS以及配送模擬系統,立即重新找出新的配送路徑,並通知現場作業人員進行改道,如此可以降低實際的運輸費用。
     

 


配送即時監控系統/貨物追蹤系統



  1.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之是目前已臻成熟之資訊應用系統。
  2. 目前利用「車機」(Car-PC)搭配政府在交通方面之政策,逐步在台灣各地(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架構相關之硬體設備,結合GPS/GPRS系統,即時監控全國路況中心之現況。
  3. 借由此種即時性之路況資訊,提供物流業者在規劃路運作業時之最佳動線,並能同步即時監控該運輸中之載具、貨物現況,提供及時性之貨物及貨櫃現況予貨運業者主管,以便能監控整個實體物流作業績效。

 


配送到貨通知



配送(含宅配)最讓送貨人及收貨人困擾的,莫過於雙方無法面對面進行簽收點交之作業。透過物流配送資訊系統,可以讓系統依據配送計畫自動計算出每一個配送點可能到達之時間,並透過E-Mail、電話通知、或手機簡訊通知收貨人,即使配送過程中因故無法在預定時間內到達,亦可由總部再次發送相關通知訊息予收貨人,避免因收貨人因無法得知正確的收貨時間,而導致低落的客戶滿意度。
 



 


其他資訊系統之應用



  1. 物流作業異常後續之追蹤

    • 在配送之內容物中,若屬於危險物品,則一個具記錄派送路線、派送地點之物流資訊系統則至為重要。因危機物品之配送需考量在運輸過程中所可能發生之各種意外,若事先能先透過資訊系統結合GIS,可以事先規劃運送路徑,迴避交通要道或人群眾多之路線,避免因交通或其他不可知之運輸作業意外,導致引起無法彌補之過失。
    • 資訊系統需記錄該運輸車輛所曾經過之路線及地點,一旦在運送過程發現有危害物品遺失或發生掉落等意外,皆可立即透過記錄在物流資訊系統中之相關配送路徑資訊,迅速找出可能需要回溯處理之地點,以便可以立即採取後續之補救或處理措施。

  2. 配送點之收貨確認

    • 在以往各負責配送之司機在將貨物配送到指定地點後,會將交貨單交予收貨人簽章後再收回,以證明有完成該處之物品配送。但透過紙本的確認,常可能會發生遺失、破損、甚至可能被人竊收。為解決上述這些可能發生的問題,可以配發每一位送貨人員一部PDA,該PDA會記錄該配送司機所有需要配送之目的地,並可讓收貨之客戶在PDA上進行電子簽名,更嚴謹的,會在PDA中記錄有哪些人允許收取這些物品(尤其是危險品或高價值之物品),一旦簽名者不在允許接收之清單中,配送人員可以立即取回該批物品,避免後續可能發生之糾紛。
    • 此外,由於配送一定是面交的方式,可在同時借資訊設備及系統收集客戶對配送服務的各項滿意度(送貨及時性、配送人員態度等),也避免客戶滿意度遭受人為的篡改貨偽造。

 


配送績效之管理



  1. 配送對於收貨人而言,是否有效率,決定在收貨人認定該配送活動是否符合期望。
  2. 對提供配送方來說,最重要的KPI就是是否能準時將貨物配送到客戶手上->這就成為該配送服務提供公司是否能被市場所接受的重要指標。
  3. 配送即時監控系統,可以提供歷次配送的歷史資訊,告訴績效評估人員,在每一次的配送中,到底有多少case是準時被送到正確的收貨人身上。透過這些數字,以及柏拉圖手法,找出在配送過程中,到底有哪些因子造成配送績效低落,進而影響市場對該配送公司的接受度。
  4. 如何衡量,可以透過「顧客」角度及「管理者」角度來評估。

    1. 配送績效之管理-以顧客角度

      • 「送貨及時性」、「貨品正確性及完整性」、「配送人員態度」為三個最重要之指標。

        • 「送貨及時性」:每一位收貨人皆期待的,擁有越高效能之配送,客戶可以越快收到所需之貨品。
        • 「貨品正確性及完整性」:即使配送公司可以及時將貨品交到客戶手上,但內容物錯誤,甚至交貨時,發現貨品缺失損壞,都不算是一個成功的配送。
        • 「配送人員態度」:若配送人員認為自己只要把貨品送到客戶手上即可,而忽略該有的服務態度,則亦會讓客戶對該配送單位有負面之觀感,甚至進而要求未來更換新的配送公司。

    2. 配送績效之管理-以運輸管理者角度

      • 「整體配送成本」、「配送正確率/完整率」、「客戶滿意度/客訴率」為幾個重要的衡量指標。

        • 「整體配送成本」:包括配送人員的成本、配送運輸工具的作業成本、配送過程因配送貨品損壞率所需之賠償等,配送公司無法降低這些必須之作業成本,即使可以很快速將貨品送到客戶手上,但配送公司並未因此而得到任何的營利,反而可能有營運虧損發生,此種情況就是這類評估指標低落的主因。
        • 「配送正確率/完整率」:要將正確的貨品安全無誤地送到正確的收貨人手上,否則,單是退貨成本,就可以讓運輸公司增加營運成本,也可能因此流失既有之客源。
        • 「客戶滿意度/客訴率」:不一定可以很正確地被收集,但卻是一個影響配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若客戶的滿意度持續低落或客訴率居高不下,配送公司管理階層應詳細檢討,在配送的各個環節,包括配送及時性、配送正確性、配送完整性、配送服務度等,到底是哪些因素無法符合貨主或客戶的需求,並進行改進,否則,不但原先之貨主會解除雙方之合作關係,同時,因服務品質不佳,將更影響業務之拓展。

物流委外風險

  1. 委外物流之服務/儲存品質是否可以維持自行經營時之品質?
  2. 委外儲存貨品之效期管理
  3. 委外承包商是否可以提供委外廠原先對客戶之承諾?
  4. 委外所降低之成本是否能抵銷其他新增業務所帶來之 成本?
  5. 廠商無法提供所需之物流服務
  6. 因承包商提供服務品質不良,導致委外商商譽之損失
  7. 承包商績效不佳,導致委外商在供應鏈中的庫存堆積,進而影響貨品價格之損失
  8. 承包商行銷績效不佳,影響委外商整體之市佔率
  9. 承包商資訊技術跟不上委外商之要求(因長期策略合作,所以無法臨時中斷委外),導致相關貨況之監控不即時

第四方物流之價值利基


一般企業核心業務與第四方物流業務之功能對應




中年待轉職男人的悲哀

工作了幾年, 人總免不了因為錢太少, 升不上去, 和同仁無法相處, 老闆打壓, ...以及其他一些狗屁倒灶的原因想要換工作, 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 有人認為一個人在同一家公司待太長, 是因為這個人沒有求新求變的鬥志, 但太常換工作, 卻又被視為不穩定, 這讓想轉職的人總是一個頭兩個大, 得考慮再考慮.
摸摸良心吧, 不要說你很滿意現在這個工作, 有些人可以對外說他(她)們在一個幸福企業內工作, 但這個幸福的口號是誰提出來的? 訪問過多少內部員工? 我想, 很多是既得利益者才會說是在幸福企業, 君不見看看每個公司的[總經理信箱], [我有話要說], ...等, 這裡面隱藏著多少員工的辛酸血淚史, 企業經營者真能眛著良心說他們是幸福企業嗎? 員工會想要反應出他們的心聲, 但官派的員工不總是會答以一句:[不喜歡, 不爽, 可以離開阿], 如果企業的經營者是抱著這種態度, 真能募得好人才嗎? 疑問.
騎驢找馬是現在不少上班族的真實寫照, 我不否認我也是這個族群的一員. 在台灣號稱是xxx知名人力網站上, 隨便輸入求職條件, 霹靂啪啦, 總會有一堆的職缺, 但卻也從來不見這些企業打電話來要我們去面試, 一直以來, 我對這種現象一直很納悶, 這些人力網站所刊登的求才廣告, 怎麼都沒辦法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連在一起. 後來, 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聽到一些公司的內幕, 才知道為何想像與現實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一個企業不但要能賺錢, 還要能有優良的形象型象, 所謂的企業形象不外乎就是熱心公益, 公司正派經營, 提供好的員工福利, 獲利股東共享, 當然, 企業內部的員工流動率不可以太高(代表公司不穩定), 也不可太低(代表公司沒有朝氣), 所以有某些企業為了能讓外面的人有正面的觀感, 砸錢刊登求才廣告, 但內部可能是人事凍結, 這是一種手法, 但這讓多少滿心期待的求職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期望中逐漸失望. 看看今天的企業, 多的是眼光短淺的經理人(當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總是有目光遠大的企業), 招募的對象是年輕, 薪資低的年輕人, 沒錯, 企業要給年輕人多一點機會, 多一點鼓勵, 但這些中年待轉職的人呢, 誰給了他們機會, 他們也許不年輕, 他們也許薪資比新鮮人高, 他們也許沒有什麼企業經營的經驗, 但他們有的是滿滿的處事經驗, 即便是企業經營, 也總得公司願意給這些人機會磨練吧.
也許這些情況是大環境造成的, 全球化的競爭壓力, 讓企業在招募人才時, 需考量的因素變多, 也讓想轉職的人畏懼不前, 逐漸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好的人才進不去好的企業, 而企業內的...為了養家活口, 不敢跳出來, 也不敢大聲對高層說出心聲.
也許看看每天社會版一堆沒有工作, 導致全家走上絕路的新聞, 會讓我們更惜福, 也讓企業再想想, 你們的用人策略到底是在哪裡?

如何使用Java與Delphi控制Microsoft Excel之object

如何使用JavaDelphi控制Microsoft Excelobject


讀取Excel: Java
































項目



控制內容



Syntax



1



使用之外部API



jxl.*



2



讀取xls檔案



Workbook workBook = Workbook.getWorkbook(new File("c:/Abnormal_Code.xls"));



3



讀取第一個工作表



Sheet sheet = workBook.getSheet(0);



4



取得指定工作表之Column數量



sheet.getColumns()



5



取得指定工作表之Row數量



sheet.getRows()



6



取得指定Cell之內容



sheet.getCell(column, row).getContents()




讀取Excel: Delphi
































項目



控制內容



Syntax



1



使用之外部API



ComObj



2



讀取xls檔案



Var


excel_sheet: Variant;



excel_sheet := CreateOleOBject('Excel.Application');


excel_sheet.Workbooks.Open('c:\200511615141.xls');



3



讀取第一個工作表



excel_sheet.WorkBooks[1].WorkSheets[1]



4



取得指定工作表之Column數量





5



取得指定工作表之Row數量





6



取得指定Cell之內容



excel_sheet.WorkBooks[1].WorkSheets[3].Cells[1,1]




寫入Excel: Java
























































項目



控制內容



Syntax



1



建立一個空的Excel檔案



WritableWorkbook writableWorkBook = Workbook.createWorkbook(new File("c:/Abnormal_Code_Ouput.xls"));



2



建立第一個工作表,並命名為Data



WritableSheet writableSheet = writableWorkBook.createSheet("Data", 1);



3



建立Cell之格式



WritableCellFormat writableCellFormat = new WritableCellFormat();



4



設定文字置中



//文字置中


writableCellFormat.setAlignment(jxl.format.Alignment.CENTRE);



5



設定Cell之背景顏色



writableCellFormat.setBackground(jxl.format.Colour.GRAY_25);



6



設定Cell之邊框



writableCellFormat.setBorder(jxl.format.Border.ALL, jxl.format.BorderLineStyle.THIN);



7



建立一個Cell,並使用上述所建立之格式



Label label = new Label(column, row, "Test", writableCellFormat);


writableSheet.addCell(label);//加入工作表中



8



設定Cell寬度



writableSheet.setColumnView(column, cellWidth);


ex: writableSheet.setColumnView(0, 5);



9



設定Cell高度



writableSheet.setRowView(row, cellHeight);


ex: writableSheet.setRowView(0, 10);



10



設定整個Cell之格式



writableCell.setCellFormat(writableCellFormat);



11



合併儲存格



ritableSheet.mergeCells(start_column, start_row, end_column, end_row)


writableSheet.mergeCells(2, 0, 3, 0);



12



將建立之物件寫入Excel工作簿中,並關閉



writableWorkBook.write();


writableWorkBook.close();




寫入Excel: Delphi












































項目



控制內容



Syntax



1



建立一個空的Excel檔案



excel := CreateOleOBject('Excel.Application'); excel.Workbooks.Open(targetFileName);



2



建立第一個工作表,並命名為Data



excel.Workbooks[1].Worksheets.Add;


excel.Workbooks[1].sheets[1].Name := 'Data';



3



設定Cell之背景顏色



excel.Cells[1,1].Interior.ColorIndex := 6;



4



設定Cell之邊框



excel.ActiveSheet.Range['A1:B2'].Borders[n].Weight := 3;


n1- 2- 3- 4- 5-( \ ) 6-( / )



excel.WorkBooks[1].WorkSheets[1].Cells[1, 1].Borders[6].LineStyle:= 0;



5



設定Cell寬度



excel.ActiveSheet.Columns[1].ColumnsWidth := 5;(單位:字元個數)



6



設定Cell高度



excel.ActiveSheet.Rows[2].RowHeight := 1/0.035;(單位:磅)(10.035厘米)



7



設定整個Cell之格式



excel.Cells[1, 1].RowHeight := 20;



8



合併儲存格



excel.Range['A1','D1'].Merge(True);



9



將建立之物件寫入Excel工作簿中,並關閉



excel.WorkBooks[1].Save;


excel.WorkBooks.Close;


excel.Quit;



2007年7月18日 星期三

如何使用Java與Delphi控制XML檔案

讀取XML: Java

































項目



控制內容



Syntax



1



使用之外部API



org.jdom.*, javax.xml.rpc.*



2



讀取XML檔案



SAXBuilder builder = new SAXBuilder(false);


Document document = builder.build(file);



3



取得XML檔案之根節點



Element rootElement = document.getRootElement();



4



取得根節點有多少子節點



List elementList = rootElement.getChildren();



5



取得根節點之屬性



List attributes = rootElement.getAttributes();



6



取得第n個屬性之屬性名稱及屬性值



Attribute attribute = (Attribute)attributes.get(n);


屬性名稱: attribute.getName();


屬性值: attribute.getValue();



7



取得根節點第n個子節點之名稱及資料值



Element element = (Element)elementList.get(n);


List nodeList = element.getChildren();


for ( int index = 0; index < nodeList.size(); index++ ) {


Element node = (Element)nodeList.get(index);


node.getName();//節點名稱


node.getText();//節點資料值


}






產生XML: Java



產出結果








洪鋕鋒



Tainan


06-5051888


702


Taiwan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org.jdom.*;


import org.jdom.output.XMLOutputter;


import org.jdom.output.Format;



Element rootElement = new Element("addressbook"); //產生根節點


Element nameElement = new Element("name"); //產生第一個子節點


nameElement.setAttribute("age", "30"); //為第一個子節點新增一個屬性,並設定資料值


nameElement.addContent("洪鋕鋒"); //設定第一個子節點之內容


rootElement.addContent(nameElement); //將第一個子節點與根節點建立關係



Element addressElement = new Element("address");


addressElement.addContent(" Tainan ");


rootElement.addContent(addressElement);



Element telephoneElement = new Element("telephone");


telephoneElement.addContent("06-5051888");


rootElement.addContent(telephoneElement);



Element zipElement = new Element("zip");


zipElement.addContent("702");


rootElement.addContent(zipElement);



Element countryElement = new Element("country");


countryElement.addContent(" Taiwan ");


rootElement.addContent(countryElement);



Document document = new Document(rootElement); //以根節點為主,建立一個Document


FileOutputStream output = new FileOutputStream(outputFileName); //建立輸出內容之檔案


try {


XMLOutputter outputter = new XMLOutputter(); //建立一個XML檔案輸出器


Format xmlFormat = outputter.getFormat(); //取得該檔案輸出器之內容格式化工具


xmlFormat.setEncoding("Big5"); //設定該XML檔案之編碼


xmlFormat.setLineSeparator("\r\n"); //設定該XML內容每一行之間隔符號


xmlFormat.setIndent(" "); //設定內縮字元


outputter.setFormat(xmlFormat); //設定檔案之格式化工具


outputter.output(document, output); //輸出內容


} finally {


output.close(); //關閉輸出檔案


}




讀取XML: Delphi




































項目



控制內容



Syntax



1



使用之外部API



XMLDoc



2



讀取XML檔案



var


xmlDocument: TXMLDocument;


xmlDocument := TXMLDocument.Create('c:\unpackingCarriers.xml');



3



取得XML檔案之根節點



Element rootElement = document.getRootElement();



4



取得根節點有多少子節點



List elementList = rootElement.getChildren();



5



取得根節點之屬性



List attributes = rootElement.getAttributes();



6



取得第n個屬性之屬性名稱及屬性值



Attribute attribute = (Attribute)attributes.get(n);


屬性名稱: attribute.getName();


屬性值: attribute.getValue();



7



取得根節點第n個子節點之名稱及資料值



Element element = (Element)elementList.get(n);


List nodeList = element.getChildren();


for ( int index = 0; index < nodeList.size(); index++ ) {


Element node = (Element)nodeList.get(index);


node.getName();//節點名稱


node.getText();//節點資料值


}






分享:如何在 Tomcat 中使用 log4j 的 DailyRollingFileAppender

1. 如果要以Log4j取代原先Tomcat所使用之log mechanism

1.1將log4j-1.2.8.jar copy into TOMCAT HOME\common\lib

1.2 create one file log4j.properties and save it into TOMCAT HOME\common\classes

1.3如果沒有將log4j.properties copy into TOMCAT HOME\common\classes,則在啟動Tomcat時會出現

log4j:WARN No appenders could be found for logger (org.apache.commons.digester.Digester).

log4j:WARN Please initialize the log4j system properly.

2. 如果要以Log4j提供web application進行log

2.1將log4j-1.2.8.jar copy into web ap\WEB-INF\lib

2.2 create one file log4j.properties and save it into web ap\WEB-INF\classes(絕不可在其他目錄,即使是

此目錄之子目錄下亦不允許)

2.3如果沒有將log4j.properties copy into web ap\WEB-INF\classes,則在啟動Tomcat時會出現

log4j:WARN No appenders could be found for logger (org.apache.struts.util.PropertyMessageResources).

log4j:WARN Please initialize the log4j system properly.

3. 如果要將log寫入到一個檔案中,則在log4j.properties中之

log4j.appender.AFile.File=d:/logFile.logè一定要指定絕對路徑,且separator需為/

4. 如果web ap中所有的log要寫到同一個log file

log4j.properties
.java

log4j.rootLogger=INFO, admin

log4j.appender.admin=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admin.File=d:/AnMeiLogAdmin.log

log4j.appender.admin.Append=false

log4j.appender.admin.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admin.layout.ConversionPattern=%p %t %c - %m %n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AdminAction.class.getName());





logger.info("Admin log");




5. 如果web ap中每個class要寫到各自之log file

log4j.properties
.java

log4j.category.profile=INFO, profile

log4j.appender.profile=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profile.File=d:/AnMeiLogProfile.log

log4j.appender.profile.Append=false

log4j.appender.profile.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profi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p %t %c - %m %n


static Category logger = Category.getInstance("profile");





logger.info("Profile log");






6. 如果web ap中每個package要寫到各自之log file

log4j.properties
.java

log4j.logger.com.anmei.db=INFO, package

log4j.appender.package=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package.File=d:/AnMeiLogPackage.log

log4j.appender.package.Append=false

log4j.appender.package.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package.layout.ConversionPattern=%p %t %c - %m %n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com.anmei.db");





logger.info("Package log");

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PMP來了

PMP是真的值得去考地

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

歲月的歌

翻過記憶的牆,望向過去的遠方


歲月是那麼真實,慢慢走過我的理想


有孤單、有悲傷,有失落、也帶有一絲絲的迷惘


淡淡的,卻不曾遺忘





打開記憶的窗,望向過去的遠方


歲月是那麼多情,漸漸撫平舊時的傷


有笑聲、在迴盪,曾擁有、那麼值得細細品嚐


苦苦的,卻依然迴盪





走過,滄桑,卻無怨的歲月,昨天的我們是想不到今日會有的離別


只希望過去的記憶,不再像發黃的相片


一絲絲的令人愁悵





有過,狂野,卻無悔的歲月,今日的我們是忘不了昨日褪色的歡笑


只希望未知的將來,不再像逝去的歲月


而能一字一句譜下那動人的交響樂

無信的風箏

離開妳已經有些日子,別忘記那天月臺上妳揮淚地道別
沒有妳的日子,天天痴痴盼望的,是那一封封妳捎過來的信
別人的情書有著甜言蜜語,而我卻等不到妳在他鄉的問候
是妳忘了我嗎?


愛上妳已經有些日子,還記得那天天臺上妳晃動手上的風箏
沒有妳的日子,天天痴痴盼望的,是風箏能帶來妳深情的消息
別人的風箏寄上兩地的思念,而我卻等不到妳在他鄉的問候
是妳放棄了我嗎?


喔~喔!那已經斷了線的風箏,妳放了,而我卻抓也抓不到,任它漂泊在空中
就像妳我之間已走不回從前



是希望它的出現,帶來妳放棄的消息,
還是讓它就此消失,告訴我,是無緣嗎?那無信的風箏

問愛

想對妳說出深藏心中的愛,希望妳用一生來擔待

願與妳攜手白首到未來,不知道妳是否能夠明白


不怪妳對我毫不理睬,只因無人能將妳替代

我想要的不是妳虛偽的愛,而是全心全意的關懷


妳對我說對愛妳無法釋懷,只好把情在心中深埋

如果有一天妳不再徘徊

我會永遠在這裡等妳回來



不怨妳對我冷眼相待,只因無人能將妳替代

我想要的不是妳假意關懷

只要妳快樂,就是我一生的期待

悍衛孤寂

淒美的旋律,暈黃的燈光
冷清的公寓,斜躺在沙發上,口中哼著Lonely,Lonely
電視劇的男女對白,激不起我心中的一片漣漪
誰說孤單的時候,一定要找個人來陪
收音機傳來男男女女的心情故事
怎麼我寂寞的心還伴有一絲牽掛
那撩人的歲月


窗外的風風雨雨,屋內的冷冷清清
一個人的日子也可以有傷有痛,是算了吧!
躺在茶几上的電話,暮的響起
今晚的情緒,又在她的抱怨聲中逐漸冷~悍衛孤寂

七夕的情殤

七夕的清晨,車窗外擦身的視野
痛楚的過往,一幕幕在眼前飛逝
沒有通知的造訪,心情起起落落
慌亂的情緒有心生逃離的念頭
車站徘徊,苦苦守候火車的到來
一個熟悉的身影佇立在身前
一句親柔的問候卻換來一陣狂亂的淚流
街上情人牽著手走,銀河牛郎伴著織女守候
怎奈你我之間有著永無交會的沉默
人說七夕是有情人廝守的天空
此刻此情伴我是無盡的痛
想問你是否還能牽著手走
卻看見你我淚水不停的流
沉默之後,我倆背對著走
那深情的回眸,卻換來飄淚在七夕的盡頭

一生自在

紅塵中有太多情緣糾纏,人生一場走過離合悲歡
有多少事是值得一再思索,有多少人真值得為他停留


揮手一拂散盡一身塵埃,回頭笑看來時歷歷滄海
懂得放下你我恩怨情仇,才知道人生一場明月清風


打開你的心,伸出你的手,這種苦痛我們都曾走過
看看世界是怎樣遼闊,別再垂首飲惙




打開你的心,伸出你的手,真要走過才懂得如何看透
看看世界是怎樣遼闊,別再苦苦守候,浮雲地再度聚首

星淚

夏夜裡的星空,我倆凝忘著天際,劃過夜空的流星,是妳深情的心語
天長地久的承諾,我的付出,點點滴滴是不是還在你腦海裡


冬季裡的雪花,為我含淚而哭泣,劃過夜空的流星,是我感傷的淚滴
刻骨銘心的抉擇,妳的無情,重重疊疊印烙在我心底


星淚,星星的眼淚,是要寄語妳的懺悔,還是要送給我的安慰,而這顆愛妳的心,永遠牽掛我的情
星光,星星的淚光,照耀這萬丈紅塵的情緣,都再在地為我詢問,是不是還能夠走回那好遠好遠的從前